- 2021-11-05 周五
- 评论
今天又花了一个上午在线性代数作业上,结果只写了4题,其中还有2题看了提示才做出来,甚至最后一题看了答案都不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
下午又是一节线性代数课,我实在没什么心思听老师磕磕绊绊地讲一些似懂非懂的东西,还不如来这里写点感想。
要问我有什么心情,也不能说是什么抑郁、难受、生气,毕竟我遇到的困难还都是可以解决的,不过是一些东西学不懂而已,问老师、问大佬,再投入更多精力,总归能解决。我只是有点感慨,联想到了许多东西,想来分析分析。
上周我称赞了某门课,现在想想其实有些草率,因为当时我只是表达了我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对“什么是一门好课”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实一门课程的好坏有很多的评价角度,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姑且可以说它与学到有用知识的多少和投入精力的多少有关吧。决定一门课程好坏的因素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无非是学校或者国家的政策和老师的自身水平。前者决定了某些思政课程很难成为“好课”,而我觉得大多数课的好坏还是由后者决定。
作为一个暂时在学理科的大学生,虽然只学了短短的一个多月,我对后者还是深有体会。很多前辈都会告诉我们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更多要靠自觉、靠自学。我一开始认为这并不是很难,因为高中老师本来也对我们管得不多,我也自学了不少课外的内容,自认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越学越感觉不对劲,不知道是待了几年的舒适圈突然被打破了,还是因为高中的老师讲得太好了有一点落差,反正就是觉得越学越难。
高中理科的课内内容我学得还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我总有一点傲气。开学一个多月,作业本用了一大半,但我硬是一行笔记都没有记。不是为了偷懒,而是我对理科的看法一直都是只要真正理解了、学懂了,那么一切都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在这套框架下理应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逐渐发现,有些时候,理解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困难。教科书不讲人话、老师解释不清楚问的问题、课后作业用到了很多根本就没学过的知识,这些困难让我每周都要在一些课上花以天为单位的时间,看着日程表上越来越多的事情,我感到属实难顶。不禁回想起高中理科的美好体验,老师总能在我们提出疑惑之前就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一切逻辑链都是清晰的,每个为什么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不花那么多时间的解决方法自然也有,那就干脆不要管为什么,会做题就行,把往年的卷子做个遍,期末考试也能得个不低的分数。但如果这样做,我又能真正学到什么呢?大学究竟是通过紧凑的时间安排逼着锻炼人的短期记忆力,还是应当培养其他的能力呢?
下课了,不写了,一点理科生的反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