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日记

Written by FiftysixTimes7

博客简介


前几天整理了一下近半年写的文章,觉得这一年半的时间沉淀也足够让我公开高中毕业的暑假搭建的个人博客网站了。拖了这么久,主要是当时有一篇想写的文章写了一半,想写完了再公开的,结果没想到一拖再拖,拖到现在。现在虽然也有想写的还没写,但我觉得也没必要继续拖了,就写一篇简介算是正式公开了吧。

说是“简介”,其实也没什么好介绍的,博客的大致内容和建站来由基本都在关于页面说明了,这里就简单补充一下我建立博客的理念吧。

最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内容至上”,我觉得博客不需要花里胡哨的特效和功能,看起来简洁,能让人静下心来阅读文字便也足够了,因此“静态网页生成器”就是最适合使用的建站工具了。在一众生成器中,我选择了 Pelican,虽然从热度上看可能不如其他几个,但只有它是用我最熟的 Python 语言写的。接下来要找一个网站主题,找了很久,感觉符合我的审美和简洁、突出内容的特征,并且还在持续维护的只有 Nairobi LUG 开发的 Alchemy 主题了,于是小修小改就拿来用了。从最终效果上看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至于网站托管的地方和域名,我觉得根本没什么选择。不仅是从金钱还是时间成本上来看,自建服务器并购买域名都是极其不划算的,而为了使博客在网络中可持续性存在,为了使我在网站管理上不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型服务商托管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只要建站的技术和内容还在我的掌控之中,那么博客的“独立性”还是可以保证的,若是什么时候 GitHub Pages 服务先于这个博客挂了,再寻其他方式重建也不难。我个人认为 GitHub 提供服务的时间要比我个人租服务器坚持的时间长。

在具体内容方面,这里收集了我在多个平台发的文字,大多是一些“有感而发”的思考和议论,相比其他大多数独立博客,这里没有任何技术相关的内容。其实作为学生从过去到现在我一直不喜欢做笔记,不喜欢记录探究技术的过程可能也受此影响。但归根结底,我觉得技术是非常具有时效性的,记录下的理解过了几年不说自己还能不能记得,其本身还有没有用都不一定。而相比这些,思考的过程应当更加具有普适性。所以我也就“懒得”自己写一些未来可能没用的笔记了。这里发表的所有内容,都追求在更广阔的时间维度上有价值。

就先写这点吧,只要我还有记录思考的热情,那这个博客应该就会一直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