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日记

Written by FiftysixTimes7

病态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近,一门选修课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让我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完成。这是一门锻炼技能的课程,不需要我进行任何哲学反思,然而我却抑制不住我的思绪,不知为何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

我发现我始终不能说服自己用心地完成这一项作业,因为我压根就不想让关于我的介绍变得很独特、吸引人、令人印象深刻,一段不符合这些特征的自我介绍肯定不能算是一份好的课程作业。这就不禁让我发问,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让大家了解一个人?还是让大家记住一个人?

在我看来,以上目的一个也达不成,绝大多数的自我介绍都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人数比较少,那直接交流是更高效的相互熟悉的方式;如果人数比较多,那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兴趣、也没有精力了解记住介绍的所有人。更本质的问题是,通过一段几分钟的自说自话来了解一个人本来就是天方夜谭。也许有些演讲的技巧可以调动听众的情绪,但大家记住的也只有你抖过某个包袱,以及很有限的和自己相关的特质。除非是你有目的性地听自我介绍,也就是你本来就想认识介绍的人,这样你自然会听得更专心,记得更多。不过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因此也就不想浪费我的时间,以及所有人的时间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做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确实会让更多人对我有印象,但关键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姑且不谈依靠演讲技巧“植入”听众的印象根本不能代表真实的我的问题,更加根本的是社交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影响力与相应责任的问题。做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通常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在接下来的事项中保持沉默或平庸、轻易离开进退自如的自由与权利。有太多的社会事件表明,“说话的艺术”过于随意地使用会让人失去对表达的敬畏之心,从而有祸从口出、身败名裂的可能,但即使再小心谨慎,个人行为一旦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其影响力就不由个人控制了。公众人物在社会中如此,“自负”的(此处指自认为负有责任心和自尊的)小人物在社交中好像也是如此。拥有很多的关注,同时又被赋予了并非完全真实的形象,这就是很危险的。对我个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也许我对自我介绍的看法只是表象,追根溯源最本质的是我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生命意义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总是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改变什么,不论是旅游时不自觉想留下的“到此一游”印记,还是对乔布斯经典语录的拙劣模仿、妄图撬动地球之杠杆。但长大后发现生命的常态其实是改变不了什么,为何要追求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前留下自己的印记,破坏事物原本之样貌。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理念的体现便是在无关前途的事情上躺平,甚至刻意表现得平庸。那失去的三年显然也加速了我的这一转变。

上述种种,无论是新观点还是陈词滥调,或许都可以被看作是我逃避作业的借口。但当我无法逃避截止时间必须完成作业时,我却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了。

人是极其复杂的,或许我从来也没有知道过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仅从我个人视角考虑,过去我还自以为对自己了解颇深,但在某个时间点过后,我却发现我的自我认知好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理想与现实逐渐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学业逐渐成为我人生中占比越发悬殊的主旋律,我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和朋友聊天时除了学业居然还要绞尽脑汁想还有什么话题可以聊。自我介绍若是被追问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兴趣爱好,我总会开玩笑地回答我喜欢哲♂学,不管提问者知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都能应付。但事实是不管是正经的还是不正经的哲学都在淡出我的生活,没精力思考,也没再碰到多少圈内的“老乡”。老同学有时候说到一句经典台词都会让我愣住,也分不清是到底在回忆还是在遗憾。

我一直认为感到“无聊”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三以前的作业都不会拖得很长,做完作业便也没有什么压力了,每天总有几十分钟的路途奔波或是浴室沉思是不用考虑任何事情的。高三开始,再到大学,无论是升学压力、课业任务还是职业规划,每一项的时间跨度都无比巨大,加之不那么好的生活环境与经济压力,原先感到无聊的时间即使现在没法利用,也只会感到焦虑、疲惫、迷茫,无聊竟然也变得越发奢侈。每天的娱乐也从丰富变得单一,看视频除了消遣甚至还成为了获取信息的渠道,玩游戏也很难感到快乐。

最让我崩溃的是有一次被问到平时都玩些什么,有什么娱乐生活。我不愿意理直气壮地回答没有,因为这等于变相自我承认了我是一个书呆子。同时我仔细回想了最近的生活状态,却又发现很难反驳。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我想游戏也能算是一种艺术)值得探索感受,但总有一种别扭的情绪阻止我走出舒适圈。我在担心优秀的作品会对我的情绪与生活状态产生影响,从而不能在“主旋律”上取得最佳表现,于是想做的事经常被压抑,也就习惯了通过最现代但也最低级的方式,看视频来排遣压力。

而与此同时,我也见到了与我各项条件类似但生活状态却截然相反的“现充”(指现实世界过得很充实的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人大多需要从社会中汲取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除去娱乐生活,我对所谓“正义”与“正确”的追求和坚持在不断衰减。我至今仍记得,我在某一天某老师转发的通知下发了一个“踩”或者说表达不赞同的表情,然后不仅这条消息被光速撤回,后面某天答辩还被侧面问起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向朋友提起这件事,都是以戏谑的口吻吹嘘我的勇敢。但我现在再反思这件事,我会觉得老师真的“教育”了我。这位老师挺有声望,在听说其他老师的诸多不负责行为过后我对他更是评价不低。但正因如此,以及他对我或多或少存在的控制权,他让我对某些不能反对的事情表达不满的勇气消失了。作为一个尚存理智,却又噤声不语、逆来顺受的人来说,又如何能从社会中获取稳定感呢?

但我也不想完全归咎于外部原因,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的人生观、消费观、爱情观还远不成熟,达不到经得起推敲、能有依据地认可的地步。如何在价值的冲突中取舍,依然是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也不一定要完全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改善现状,反思过后我认为还有一种病态的心态对我的各项抉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那就是“延迟满足”。我还记得高中时看到对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的采访中就着重介绍了这个概念以及它对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当时就嗤之以鼻,因为延迟满足显然不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但反观我自己的很多行为,却又感觉经常受到这一心态的影响。有时候觉得挺搞笑,不知道是病态的社会造就了病态的我,还是病态的我被病态的社会筛选了出来。

其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被压抑的欲望能有机会在未来得到满足、现在的兴趣爱好能在未来继续发展而非成为一个干巴巴的标签。在这个不稳定的时代,明天的自我还能重复今日的自我介绍吗?

评论:我觉得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都算娱乐——如果你觉得编程让你快乐,你的学业让你快乐,那这也算是娱乐(很多人吐槽过我怎么还有扫雷数独这个爱好一样)不管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理论上没有对错。至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本身确实很难回答——就像我们知道自己的样子是靠照镜子,我们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是通过外界评价。然而多数镜子是客观的,评价却不是。所以最后我们也只能得出一个“相对于周围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个评价随时会因为环境的改变甚至作出评价的人的群体改变而变掉。不过既然是哲学课,我觉得完全可以讨论一下自己的哲学流派,比如唯物还是唯心,相不相信方法论什么的——理论指导实践,你在生活里的行动取决于你所相信的观点和现实情况的折中。而我相信在两个地方可以体现自我——当你和环境搏斗(内耗)的时候,和当你多数情况下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