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周五
- 文章
2021年过了,牛年也过了,想想离截止日期也不剩几天,还是开始动笔写这篇迟到不知多久的年终总结吧。
其实我一直不想写,真不是因为我没有值得写的内容,而是因为一直没有写的心情与契机。早在元旦期间,我就草草地写了几百字的新年感想,可惜这一整个学期我都笼罩在一股烦躁的氛围当中,加上那时正值考试周,更加难沉下心来写,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连我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当场便全删了。放假之后则是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近乎于没有的假期作业、短暂但难忘的旅途、久违的回家、以及一下子感觉多出来的时间都让我感觉安闲自得,至少最近几天都是如此。这种心情实在与去年的整体感受大相径庭,我不觉得现在的我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若不是这篇总结本就是寒假作业,或许我会打破往年的习惯,不写了,但既然布置了这项作业,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写的契机。就算不能写好,也不管了,就当是流水账似的记录一些新年感想吧。
还有两个契机,想来也必须记录一下。一个是前些天的中午,我在楼下等电梯的时候,竟然碰上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我犹犹豫豫,最终也没敢主动地问候一声“老师好”——他是初中在补习班教我物理的高中老师。他问我在高中学得怎样,我五味杂陈地微笑着说“我已经高中毕业了”。“算算时间也是……”,我又与老师问答了几句,但却早已心不在焉了。这多少也算是一个奇遇,相隔几年,一位在补习班认识的老师竟然在教室外与我再次相会,甚至就在我家楼下,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中究竟能有多少巧合。有些记忆中的人,或许他在记忆中并没有占据多少篇幅,但他光是从记忆走向现实,便能将另外一个人从现实拉入记忆当中。回想起初三,一点快乐与酸涩瞬间充斥心头,就好像喝了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给人以短暂的清爽的感觉。初中还有事情并未完结,那些还没解释的没写完的作业、那些还有说不完的话便已分离的“狐朋狗友”,然而我一下子又来到了大学,半年前班上的聚会又能给人多少宽慰呢?
还有一个是某天晚上,偶然间看到初中好友上传的一段高中生活的“珍贵影像资料”,视频中有许多熟悉的面孔,应该是一些初中同校不同班的同学。虽然演绎这视频的主角不同,但中午的吵闹,有老师在时的收敛,就连体育课的“电竞时光”也都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但可惜,属于我的青春三年终究还是已经结束了,现在也不过只能看看录像作为慰藉,这录像也算是对我发生剧变的生活的证明吧。
回归正题,我不想以时间顺序来平铺直叙地总结这一年,我觉得我的2021年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一是成熟,二是转变,而7月末则是一个比较好的分界点。
上半年是高中的最后半年,“成熟”自然有生活方式成熟、固定的意味,但我更多还是想指思维方式的成熟。很巧,去年的寒假和今年一样,没写什么文章,但经过一个寒假的沉淀,后面几个月便是井喷期,写了好几篇我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文章。当时的文章没有涉及我基本的三观与处世方式,即使在字里行间有所展现,也很难总结表达,但它作为我多年思考的结晶又如此重要,不仅在文章中更是在我不断变化的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我现在的视角,我可以将其总结为一种“变相的怀疑主义”。
这个“主义”是我自己创造的,我觉得它和彻底的怀疑主义不同,但在给人的影响与部分解释上又有很大的重合。我不是哲学家,这套理论或许很不严谨,不过现实生活本来也不要求绝对的严谨,很多问题化归到最后也不过是“相信什么”的命题,我也就简单说说我的这套怀疑主义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我相信现实中的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我相信人的感官可以直接认识这个世界;我相信现实中获取的知识只要符合科学与逻辑就大多是可靠的;我相信人是复杂的但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的。正因为这些相信,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绝对的好坏与对错;我不相信片面的一家之言一定是正确的;我不相信仅凭道听途说便可认知事情的全貌;我不相信任何希望通过情感来左右我理性认知的信息。我相信每个人都心怀善意,但我同样相信任何人的内心都暗黑成分;我相信螺旋上升的认知水平能让我们逼近真相,但我同样相信没有任何一刻我们能真正掌握真理;我相信世界上的一切命题都可被一致认定为真、假、不可知,一切观点的分歧只是来源于不充分的限定条件,但我同样相信有些纷争没法通过说明限定条件来解决,很多问题看似是观点的分歧,实际上是利益的纷争。
这些相信与不相信直接导致了我这三年内越发冷漠的态度,正因为无法判断对错、无法熟知全貌,我的一句支持或者不支持又有什么意义呢?表明一个立场,然后让立场相同的人跟我拥有短暂的肤浅的团结吗?这些在我现在的我看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这个世界需要理性的分析来促进认知的提升,不需要“抱团取暖”式的自我麻痹。因此我的文章也越来越长,文笔也更加冷静克制,只有在实在难耐的情况下才会写点莫名其妙的话,寄希望于能有懂的人产生共鸣。
不过我也要自我反思,这种对观点的冷漠态度对我的生活也有辐射式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对陌生人甚至身边人也有些冷漠,过去那个乐于助人的热情的积极的青年好像陷入了休眠。在新的一年中,我也只能对自己说现实依旧是真实的、可感知的,希望自己能在现实中待人更加友善体贴,以善意回报善意,以真诚回报真诚。
上半年的其他一些感想基本都写在了我的另一篇文章《月光下的青春》里,但这篇文章只上传到了我的个人网站。暑假里的一些事则是在《论尊严》这篇文章里写得比较详细。还有一些没写进去的,比如我在7月末花了一个星期左右做了一个录取通知书的开箱视频,除了自我陶醉和辅导员的一些鼓励之外收效甚微,8月受到一些挫折之后回头来看反而有点讽刺。9月初开学前写了一个个人网站,把初中毕业以来写的所有我觉得有价值文章都整理上去了,不过由于还有几篇写了一半的文章,以及开学后比较忙碌,我至今没有做任何宣传,今年应该会有空写一个简短的文案吧。或许多年后回头看,最有意义的还是这件事。
下半年的主题是转变,但我不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积极的。不像有些过来人告诫的那样,其实我的大学生活一点也不算萎靡,作息时间也比较健康。但我依旧觉得大学生活让我很不适应,让我心理有些“不健康”,问题就在于空闲时间实在太少,能让我反思、总结的时间自然更少。刚开学的几周由于身体不舒服落下了一点学业,后面就一直在赶进度,跨专业带来的课业压力实在有点难顶。从我写的文章数量与质量上也能看出这一点,除去一些吐槽,这学期我一共只写了三四篇我觉得有价值的短文,而且不管写什么都感觉带有一点浮躁的气息,直到期末周都难以静下心来。
焦躁的一大原因是学业压力,另一大原因是同伴压力,大学里遇到了很多高水平的大佬,有些甚至能在我一向引以为傲的领域让我自愧不如,我于是陷入了对自身价值的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其他人能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出色,难道一定是因为其他人的能力更强吗?我并不觉得如此。在大学,甚至往上的许多人生阶段当中,又有多少成就是无论倾注多少时间也无法获得的?除去人与人之间机遇的不同,人的能力所能决定的也不过是利用时间的效率罢了。那些他人的光鲜亮丽,大多只是由于他们选择了在这一领域倾注更多时间与精力罢了,同样的时间我用来做了别的事,又怎能简单地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优劣。而我所确信的是,我人生中所付出的每分每秒,不论是选择将其浪费或是利用,它们都共同决定了当下的我。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便是,人的价值便在于其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在于人生中每分每秒所创造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不是看一个人有多高的成就、创造了多少的社会价值。也只有认同这一点,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自信,对于自身独特性的自信,于是在面对成就更丰富、能力更出彩的人时达到如《师说》中谦卑的境界。
面对学业压力,我同样有所思考。微积分的期末考试不太理想,让我不禁发问,考试究竟能决定什么呢?判断我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我能否被保研的标准?考试究竟有哪些方面能让我觉得它如此重要?能不能保研又为何对我如此重要?归根结底或许还是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认识得还不够清晰。研究生除了能获得更多教学资源、提高就业竞争力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学习可以在学校外进行,就业最终看的还是个人能力,所以对我来说保研资格或许没那么重要,考试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真正重要的或许还是掌握知识的程度,我觉得只要认真听课理解了每节课的内容认真完成了作业就必然掌握了这门课的大部分知识,何必将最终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呢?这里也不进一步写了,还有一篇未完工的文章也在讨论相关内容。
大学里还有一项重要的转变是社交圈的转变,以前认识的多数人我都有深入的交流,但大学遇到的大多数人只是加了个好友,甚至都怀疑能不能再一次见面。家乡不同、背景不同、过去的人生经历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异,所以虽然认识的人相比初高中多了许多,但我却觉得真正能理解我的人反而少了。不过我还是遇见了许多热情而友善的新同学,给我乏味的大学生活染上了一点色彩。虽然现在可能还了解地不够深入,但我想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一定能有更多知心挚友。
作为一篇迟到的总结,或许已经太长了,我也不想再给这篇文章附加更多价值。或许写得还是有点仓促,一些词句没有好好打磨,一些想法没有好好展开。但人生总是这样,在遗憾中不断翻开新的一页。愿2022少一点波折,多一点进步,祝大家新年快乐!